CH
EN
2025年10月28日
活动回顾 | 重温深圳探索之旅:穿梭古今,解锁国际化城市潮流新读法












2025年10月25日,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办的

“城市探索路线之人文潮流线”顺利举行。


来自大湾区的中外青年,

穿越三大场域,

完成了一场贯穿“创意—历史—自然”的城市深度漫游。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城市空间的行走,

更是一场人文感知的互动实验。


参与者们在镜头中捕捉城市表情,

在任务中解读文化线索,

在交流中构建理解桥梁。






第一站 艺术唤醒城市灵感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早晨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在秋日阳光下焕发着自由生长的艺术气息。

从OCAT独具一格的涂鸦墙,

到旧天堂书店的静谧一隅,

参与者在光影与空间的变换中,

捕捉深圳创意生活的真实片段。



“我们小组抽到的‘艺术盲盒’是要找出五个动物雕塑,”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Muhammad 分享道,

“我从来没想过在艺术园区里‘寻宝’,

这个过程让我注意到很多平时忽略的细节,

深圳的创意不只在大展上,更在街角巷尾。”






第二站 古今对话中的文化密码

南头古城



午后,探索队伍走进南头古城。

历史建筑与潮流店铺并置,

非遗工艺与当代设计交融,

中外青年们在此感受时间叠层中的城市演进。


“古城密码破译太有趣了!”

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Kelly兴奋地说,

“‘广东人的冰美式’竟然是是凉茶店!

这种互动让我真正‘读懂了’这个地方,

而不只是路过。”






第三站 海风中的协作时光

太子湾滨海岸线公园



傍晚的太子湾,海风轻拂。

参与者在270°海景长廊拍摄,

在草坪上休憩交流,

在“潮汐盲盒任务”中协作。


“最打动我的是在滨海公园的拼图环节,”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李芳盛说,

“当我们把全天收集的碎片拼成完整的城市图像时,

仿佛也把我们这一天的经历和情感拼接到了一起。

这三个地点看似不同,

实则共同构成了深圳多元、包容的城市性格。”






多位参与者分享道,

这次活动让他们对深圳的认知发生了转变——

从“科技之城”的单一标签,

扩展到“有历史、有温度、有创意”的立体感知。


在未来,

基金会将继续

助力在深中外青年在行走中阅读城市,

在互动中建立连接,

共同书写大湾区的人文故事。



- END -


关于我们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于2014年12月成立,是中国首批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全球治理。

 

自成立以来,基金会聚焦民间国际交流合作,打造了 “深系澜湄+”项目集群、“CityPlus城市+”平台项目、Value Plus平台、“深士”系列活动、助力企业国际化、参与国际合作伙伴公益项目等一批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板块,促成国际交流合作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经贸、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环保、友城等8大领域,对外交流足迹遍布6大洲,38个国家,100多座城市。


关注我们,见证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历程

合作请垂询 📧  sfiec@sfiec.org.cn

11 次瀏覽
1
​联系我们
Please add a valid email.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1006号深圳国际创新中心B座3501室
电话:0755-82542526
传真:0755-82542526
邮箱:sfiec@sfiec.org.cn
关注我们
SFIEC公众号
CityPlus公众号
© 2022 SFI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