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科技与文化交流
搭建中老友谊的桥梁
以科技教育为媒介
为澜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SDGs)
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2024国际志愿者在行动•点亮澜湄
老挝科技行
即将启程!
6月15日至16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青骄行动”教育公益项目——老挝科技行行前专家赋能工作坊在基金会举行。“青骄行动”隶属于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深系澜湄”海外公益项目,是基金会继环境卫生、医疗健康、能源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外,在青年教育上的公益实践。
在为期两天的工作坊中,基金会邀请到国际关系与传播、ESG各界专家人士,为即将踏上老挝科技行的国际志愿者们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为湾区青年搭建起一个了解国际公益、提升科技教育能力、青年领导力以及跨文化交流技巧的互动平台。
01 /
澜湄合作框架下的中老关系及青年使命
工作坊首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李丹秘书长向青年们讲述了“深系澜湄”背后的动人故事与中老两国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为何选择老挝成为此番国际志愿行动的目的国,引领参与者一同探索“澜湄合作”的广阔图景,以及中老友谊背后的战略深意,生动地开启了活动序幕。李丹秘书长表示,“深系澜湄”像是一条纽带连接着两国青年,“青骄行动”也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国际志愿服务,更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李丹秘书长发言
通过李丹秘书长的讲解,在场的青年们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交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青年们接下来的国际公益之旅播下了思考与启迪的种子。
关于老挝和中老关系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人口758万(截至2023年1月),分为50个民族,华侨华人约7万多人,居民多信奉佛教,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首都为万象市。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入东盟,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成功主办东盟峰会及东盟与对话国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东盟内发挥积极作用。2024年,老挝再次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1961年,中国与老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0年,国家主席江泽民访老(我国国家元首首次访老),确定两国发展为全面合作关系。
2009年,中老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21年,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老挝进入了铁路运输时代,也开启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快速货运通道。
2022年,双方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并于2023年签署行动计划。中老领导人保持经常性互访。
02 /
青年之声搭建跨文化桥梁
深圳大学教授、国际新闻学博士王婷发言
在“青年领导力与公众演讲”环节,深圳大学教授、国际新闻学博士、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婷,以参与者的自我介绍作为公众演讲学习的起点,向青年志愿者们传授国际场合上自信演讲的技巧。随后,王婷教授选取课堂志愿者,开展模拟授课展示,现场示范如何根据听众特点调整教学方法与表达策略。
志愿者模拟授课展示
王婷教授点评授课方法
现场互动
王婷教授的指导提升了青年们的公众演讲能力,为他们在老挝的实际教学情境量身定制了有效的表达策略和技能;同时,王婷教授强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以更贴切、更有共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帮助青年志愿者们能在接下来的老挝科技教学中,能更好地与当地学生沟通,确保知识传授清晰、易于理解。
03 /
绿动未来:ESG的实践价值
为鼓励青年志愿者思考如何在公益项目设计与执行中融入可持续性,为老挝带来长期正面影响,工作坊设置“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一课。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东项目官员、原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可持续发展部门战略咨询专员胡纯剑先生,分享了全球视角下的ESG最新趋势,并以其亲身经历为例,展示了ESG如何在全球及本土企业中驱动变革。期望他们能够积极思索如何在促进科技教育的同时,也将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良好治理的原则落实到每一个项目细节之中。
胡纯剑先生发言
现场互动提问
这一启发性的分享引发青年们对ESG话题展现出浓厚兴趣,并对如何用ESG策略赋能企业海外表现,增加社会效益尤为关注。同时,青年们重点关注中国ESG评估系统的发展和国际接轨情况,及它如何引领企业走绿色可持续之路。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李丹秘书长、深圳大学王婷教授、胡纯剑先生与工作坊学员合影
04 /
科技与设计思维的碰撞之旅
6月16日,在“科技素养与设计思维”单元,邀请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NextGeneration全球代表、斯坦福ChangeLabs的杰出代表张希光先生,以其丰富的国际项目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同学们带来了科技教室建设与设计思维的深度解析。课堂采取了生动活泼的互动模式,融合游戏化学习,开展由浅入深地思维训练,锻炼他们在面对复杂情境时的问题解决思维。
张希光先生分享
小组讨论分享
张希光先生分享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国际项目实例,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项目设计逻辑的深入思考——如何才能确保科技教育项目真正贴合老挝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如何最大化地惠及当地社区。引导同学们从受助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并采用多维度的提问方式,从而制定出既有创意又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李丹秘书长、张希光先生与工作坊学员合影
05/
探索绿色能量:揭秘便携储能原理与应用实践
参观mentech美碳科技有限公司
6月16日下午,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带领工作坊学员探访mentech美碳科技有限公司。美碳科技副总经理徐帅致欢迎词,并给大家介绍美碳科技的发展战略。随后,美碳产品部门专家卢为工程师聚焦于即将携带至老挝的便携式储能设备,阐述了其在老挝应用的重要意义。他强调,这些创新储能产品不仅能够为偏远地区提供清洁、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还能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应急救援和家庭备用电源。
产品培训交流
卢工程师首先解析了碳排放权与发展权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国家低碳发展战略的深远布局,让同学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随后,通过分享具体的使用方法与维护注意事项,卢工程师还特别强调如何以最直观、易懂的方式向老挝的民众和学生传授相关知识,为青年志愿者们装备了推动绿色能源普及、助力老挝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
美碳科技团队与工作坊学员合影
关于美碳科技
2023年12月,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mentech美碳应邀出席了第28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后简称:COP28),并且发布了绿色低碳产品解决方案,同时还参与COP28圆桌会议,并将持续积极地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
2024年1月13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暨2024“深系澜湄”行动计划启动仪式成功举行。美碳科技母公司铭普光磁集团副总裁李竞舟先生代表公司签署了绿色公益协议,并捐赠 100 套家庭光储设备给到老挝当地贫困儿童家庭,为他们带去能源光明,希望可以提升改善他们的成长环境。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秘书长李丹与铭普光磁集团副总裁李竞舟签署协议
▼
短短两天的工作坊
我们希望青年志愿者们收获
宝贵的国际视野与专业技能
更希望在他们心灵深处
种下责任与梦想的种子
炎炎夏日
老挝科技行的青年志愿者们
即将带着这份新获得的
视野、技能、责任与梦想
踏上前往老挝的公益之旅
搭建中老友谊的新桥梁
为澜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项目背景
共享经济特区建设经验-澜湄国家产能与投资合作促进活动·深圳站
湄公河光明行-联合国内医学机构、公益组织,助力柬埔寨减少因眼科疾病引起的因病致贫现象
湄公河太阳村-联合国内企业、环保组织、国外政府为柬埔寨、缅甸的村镇家庭和公共区域提供太阳能离网发电解决方案
湄公河青骄行动——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向老挝皮瓦中学捐赠物资一批
中国驻老挝使馆代办王畅、老挝红十字会会长佛透尼·孟巴共同出席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援老挝红十字会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启动仪式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About SFIEC
关于我们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于2014年12月成立,是中国首批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全球治理。
成立9年来,基金会聚焦民间国际交流合作,打造了 “深系澜湄”项目集群、“CityPlus城市+”平台项目、Value Plus中国(深圳)社会组织“走出去”能力建设与交流合作平台、“深士”系列活动、助力企业国际化、参与国际合作伙伴公益项目等一批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板块,促成国际交流合作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经贸、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环保、友城等8大领域,对外交流足迹遍布6大洲,35个国家,100多座城市。
END
关注我们,见证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历程
合作请垂询 📧 sfiec@sfie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