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首场
“国际化在身边”深圳城市探索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专场
圆满结束!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2023年2-3月
“国际化在身边”深圳城市探索活动
迎来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专场
港中大(深圳)的青年师生们
踊跃参与、深入探索
在Vlog视频中
展现了自身对国际化
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独特视角
在小组合作中
培养了组员之间的十足默契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
回顾活动的亮点时刻吧
活动行前会
2月24日,活动行前会上
近200名港中大(深圳)师生们齐聚一堂
组成了37个小组
在了解“国际化”内涵
及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定义后
规划小组路线、构思主题内容
期待接下来的路线探索
城市探索ing
2月25日,一起出发探索城市
与以往不同的是
本次活动的路线
将港中大(深圳)设置为探索第一站
师生们借此机会
在熟悉的校园内
重新认识、感受
每一处的特殊寓意和特别成就
港中大(深圳)科比尔卡冷冻电子显微中心(图片来源:大学网站)
港中大(深圳)神仙岭水库
在探索过程中
师生们将打卡的地点、心得、感受
都记录在“Just Shenzhen正深圳”
微信小程序上
于何香凝美术馆的作品中
感悟全球华人流动特点
探讨着喜爱的作品
以及与城市国际化的共通点
△
在木星美术馆中
感受纤维艺术展所传递的生机活力
串联起个人、社会与世界的有机关系
△
置身公共书吧
切身体会深圳推广全民阅读的决心与魄力
△
师生们拿起手中的镜头
记录着探索的点点滴滴
联系着
“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
“良好健康与福祉”
“优质教育”等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讲述着属于自己的发现故事
分享会暨颁奖典礼
3月23日
活动举行分享会暨颁奖典礼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事及学生事务副校长
朱世平教授为活动致辞
他表示,国际化不仅是语言、技术、商业的国际化,更是文化、理解、合作的国际化,深圳作为中国的前沿城市,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在时代的前列。国际化也是港中大(深圳)的重要办学特色,截至现在,大学已与133所境外名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关系,各类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34个,分布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本科在校生中具有境外学分学习经历的同学比例超过60%。
活动特邀嘉宾
万科集团创始人
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席
王石作主题演讲
王石分享了多年以来,他与团队致力于全球气候问题、国际低碳环保事业及“全球运河赛艇穿越行动”等意义非凡的经历,并在发言结束后,和同学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Q&A互动环节,现场气氛轻松且活跃。
来自波兰的
清晨雨露自媒体创始人
Piotr Lukasz Blaszak
围绕国际生活准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进行了发言
他重点介绍了THE IKIGAI SOCIETY这一概念。IKIGAI是来自日本的哲学思想,意味着生活的意义。Piotr Lukasz Blaszak表示,实现IKIGAI,需要向内求索,通过持续的学习、探索当下的快乐,它不局限于任何年龄,也不能一蹴而就。
接着,活动迎来了
大家期待已久的颁奖典礼环节
本次活动一共收到了21个Vlog
获奖详情如下:
一等奖
第12组、第29组
王石为获奖小组学生代表颁奖
二等奖
第6组、第7组、第13组、第16组
朱世平(左一)、深圳市委外办副主任孙怀忠(右一)为获奖小组学生代表颁奖
三等奖
第11组、第17组、第20组
第21组、第26组、第34组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秘书长李丹(左三)为获奖小组学生代表颁奖
最佳人气奖
第10组
港中大(深圳)学术交流处副处长王恺(左一)为获奖小组学生代表颁奖
优秀奖
第1组、第3组、第4组、第5组
第28组、第35组、第31组、第37组
Piotr Lukasz Blaszak(左一),特邀评审、教育学者Byron John Eveson(右一)为获奖小组学生代表颁奖
活动接近尾声
来自人文社科学院、学勤书院的学生代表胡皓宁
分享了与组员在探索中的宝贵经历与心得
我们小组在本次Vlog拍摄中设计了行程和拍摄脚本。同时还配备了专业相机、变焦镜头和无人机等设备。在旅途中,我们不仅通过合作和观察认识了新的伙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感受了深圳的发展,见证了深圳的国际化和文化融合。我们相信,在未来,深圳将日益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成就感。
少年应有鸿鹄志
当骑骏马踏平川
港中大(深圳)师生们在此次活动当中
打卡了深圳多个地点
不断探索、开拓、思考、创新
体现了港中大(深圳)
“博文约礼”的优良校训
“国际化在身边”深圳城市探索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专场
现已圆满结束
春风有信
期待我们下一站的探索旅程!
同时欢迎大家持续锁定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
“CityPlus城市+”公众号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