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为期两天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会展中心圆满落幕。作为国际人才服务展示推介专区的亮点展位之一,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深圳晚报社承办的《 “越深圳 越国际”——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吸引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人才、团体、政府代表的关注,并获得组委会颁发的“最佳展示奖”。
多元方式立体展现有温度、有内涵的国际化
2019年6月,深圳公布了首批国际化街区创建名单(2019—2022年)。登上创建名单的街区共计20个,覆盖了全市10区(新区)。以三年为期,深圳将努力打造一批集约高效、人才聚集、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国际化街区。当前,首批20个申报街区全面提升自身软硬设施、服务能力,以及强化街区特色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并取得一定发展成果,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工作已经步入快车道。
此次举办的《“越深圳 越国际”——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正是对全市范围内20个街区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的集中展示和生动呈现。展览以深南大道为中轴,通过3D打印的精致沙盘,串联起孺子牛、“湾区之光”摩天轮、国贸大厦、华侨城创意园、人才公园、深圳大运中心、南头古城等深圳最具特区象征意义和城市特色的地标,让观展者“沉浸式”体验深圳的国际化风貌。
去年,在市委外办的指导下,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携手深圳晚报,共同在喜马拉雅平台推出充满“国际范儿”的双语有声电台——《深声入耳 The Voice of Shenzhen》,以音频结合视频的方式,讲述在深老外的动人故事,传递国际化建设的最热资讯,分享国内外名人对深圳发展的美好寄语。本次展览通过音频墙、书型屏等互动装置,对双语有声电台的精彩内容进行了线下展示,参展观众可以通过现场观看、扫码关注等方式立体感知有温度的国际化。
图为展览现场的「深声入耳」音频墙
图为展览现场的「深声入耳」音频墙
图为展览现场的「深声入耳」音频墙
新型“城市指引”轻量化、线上化、年轻化
作为中国首批致力于推动城市对外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近年来,基金会在市委外办的指导下做出了许多有益探索。由基金会建设运营的“CityPlus 城市+”平台是目前深圳民间对外交往的重要线上平台和双向窗口,其出品的《@755系列城市指南》也在本次展览上进行了展示。
图为现场展示的「深声入耳」专辑视频以及《@755系列城市指南》
图为现场展示的「深声入耳」专辑视频以及《@755系列城市指南》
图为现场展示的「深声入耳」专辑视频以及《@755系列城市指南》
《@755系列城市指南》分为《创·深圳》和《在·深圳》上下两册,旨在为外籍人士提供可操做性强、实用性高的在深创业指引,汇聚签证、交通、医疗、教育、住宿等方面的实用信息,自2019年正式推出以来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展览现场,不少观众扫码下载指南的电子版,还有不少外文书店、文化交流机构的负责人询问书籍相关情况。
吴小姐一年前刚从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目前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几天前来深探亲的她得知本届展会的消息后,就立刻决定报名来观展。
深圳的城市体验线路地图供不应求
“Just Shenzhen正深圳”城市体验线路是“CityPlus 城市+”平台出品的另一个重量级线上线下交互性产品。体验线路内容丰富,包含“全域线路”、“文创线路”、“生态线路”、“中英街”四条主轴,线路地图以轻松活泼的卡通形式,将深圳不同特色的网红探索地“一网打尽”,为中外市民、游客提供兼具科技感和可玩性的城市探索体验。
图为现场展示的“Just Shenzhen正深圳”文创线路地图以及部分深圳地标模型
图为现场展示的“Just Shenzhen正深圳”文创线路地图以及部分深圳地标模型
图为现场展示的“Just Shenzhen正深圳”文创线路地图以及部分深圳地标模型
图为现场展示的“Just Shenzhen正深圳”文创线路地图以及部分深圳地标模型
图为现场展示的“Just Shenzhen正深圳”文创线路地图以及部分深圳地标模型
在展览现场的书架上,“Just Shenzhen正深圳”城市体验线路的系列地图受到了参展观众的喜爱,经过多次“补货”仍然供不应求。此外,现场还摆放了多个线路代言人“小正”。扫描小正身上的二维码,参展观众就能快速进入“CP Zone Just Shenzhen”微信小程序,方便线上浏览体验线路,实现定点打卡功能,并进入线上社区进行互动交流。
来自山东烟台的阎先生是一名公务人员,他在现场迅速“集齐”了四条线路的纸质地图,并仔细了解了线上社区的一系列功能。
中外观众通过展览增加对深圳的了解
图为展览现场
图为展览现场
现场观展者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不少外籍人士。来自巴基斯坦的阿玛尔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十五年,目前在北京的一家致力于国际人才交流的社团组织工作。他对展览现场陈列的各种深圳城市探索线路、生活工作指南兴致盎然。
来自罗马尼亚的阿德里安对展览的试听内容很感兴趣,在现场扫码关注了不少相关内容频道和微信公众号。毕业于中山大学的他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也曾经在深圳生活过一段时间。
当前,深圳正围绕双区建设,通过构建各具特色、品质卓越的国际化街区网络,力求打造“全员友好型”城市界面。深圳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国际化方面的孜孜探索与大胆创新,为展会带来了多角度、多元化的国际化城市图景和内容产品矩阵。此次《 “越深圳 越国际”——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阶段性成果展》被大会组委会授予“最佳展示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