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共同在深举办的“澜湄高校教育合作研讨会”成功落下帷幕,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五国的高校代表团代表与北京、深圳高校代表就未来澜湄教育合作开展深入交流。
集青春之力,推进深系澜湄
18日上午,代表团兴致勃勃地来到培育出周海江、史玉柱、马化腾等诸多中国商业界领袖的深圳大学,与来自南方科技大学、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深圳本土高校(学院)代表共聚一堂,共议合作。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陶一桃教授首先致欢迎词。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深圳大学,深圳大学于1983年建校,除在校园内培育有3600棵甜美荔枝树外,在商业届亦有培养出包括周海江、马化腾等在内的一大批中国民营经济杰出代表,希望未来大家能够在基金会和特区研究中心的平台下开展更加广阔的合作!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常务秘书长曹聪在致辞中表示,“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深圳国际交流合作及推广深圳国际形象,除向湄公河流域国家分享中国和深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外,我们也同样关注澜湄六国在人文、教育流域的交流合作。”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办方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牛华勇院长在致辞中热烈欢迎湄公河高校的朋友们来到南方、来到深圳,“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健康的区域,在这里蕴藏有中国的商业文化精髓和创新之魂。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希望我们的学生未来能通过冬令营或夏令营等形式加强互访交流。”
随后,基金会“深系澜湄”项目总监蔡锋向中外高校代表做了有关基金会“深系澜湄“项目及”共享经济特区建设经验“项目的介绍,并就未来携手深圳及澜湄国家高校共同建设澜湄高校合作联盟发出倡议。
研讨会期间,各湄公河国家高校代表分别就本校学科发展及国际合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与参会中方高校代表开展具体交流。
本次研讨会还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丽娜博士就目前正在策划、开展的“澜湄可持续愿景与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了介绍。该行动计划得到我国外交部、教育部澜湄专项资金支持,将为六国青年提供包括调研、实习等在内的志愿活动机会,同时将针对澜湄国家青年来华编写留学指南。
会后,研讨会全体成员在深圳大学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深系澜湄回顾
分享智慧城市|澜湄高校深圳行
深系澜湄|经济特区分享经验第5波!
撰文/基金会蓝莓组 编辑/基金会小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