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30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SFIE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联合主办“共享经济特区建设经验-绿色可持续发展专题活动”,邀请近30名澜湄国家能源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代表来深考察访问,就促进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实现低碳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本次活动首创“线路+专题专设”的形式,旨在用特区绿色发展经验,为各国迈向低碳繁荣带来新的启发,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代表团深入了解华为分布式智能光伏电站
华为基地:屋顶智能光伏方案
28日上午,代表团一行30余人首先来到第一站 - 位于东莞的华为松山湖基地,在这里爬上了这个许多光伏人都爬过的华为屋顶 - 华为自建的分布式智能光伏电站。目之所及,嘉宾们眼前的蓝色海洋是由光伏板组成的巨大的“发电矩阵”。外国嘉宾们认真听取了华为智能光伏控制器的作用原理和优势介绍,并在华为公司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FusionSolar智能营维云中心,在中心的多媒体调度台,代表团看到360度实时电站监测的分析视图,跟进报告等,不少嘉宾表示对华为领先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和技术迭代速度感到惊叹。
代表团认真听取智能营维分析系统原理
代表团参观华为智能光伏项目
深圳能源集团:垃圾焚烧变电力
28日上午,代表团走入基金会荣誉副会长单位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战略规划部海外项目管理主任彭泉源、深能环保副总经理何绍儒及相关负责人陪同代表团参观。
郁郁葱葱的树木将盐田能源生态园打造成了天然氧吧,白天鹅造型的主厂房吸引了代表团纷纷拍照打卡。在主楼大厅里,深圳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科普通过大屏幕上生动展示,环绕屏幕四周的是垃圾焚烧厂的完整流程图解。
深能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深圳垃圾围城问题及处理现状,并指出,盐田能源生态园是国家级国产化设备示范项目,也是深圳市城市环保科普教育基地。在引导员的带领下,代表团参观了 发电厂的“心脏”——中央集控室参观。电子屏幕上焚烧炉、料斗等垃圾焚烧发电各环节的监控图像和各种数据,都被实时汇总到这里。据控制室的工作人员介绍,厂区各项环保指标实现了比欧盟标准还严苛的深圳标准。综合楼外墙的LED显示屏,滚动显示环保指标的实时监控数据,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代表团参观盐田能源生态园——科普教育基地展厅
随后,代表团们前往会议室座谈交流,代表团与园区负责人、集团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老挝能源矿产部副主任Mr. Thoummavongsa Seumkham非常关注垃圾处理成本及投资成本等切实的效益问题。缅甸电力和能源部电力规划司处长Mr. Tint Lwin Oo则详细询问了深能环保的产能、垃圾处理量等问题,表达了希望双方能在后续保持交流和促成技术合作。结束参观后,代表团们纷纷表示这里和想象中的垃圾焚烧厂大不相同, 对这座花园式电厂赞不绝口。
代表团在座谈会上听取案例并热烈交流
红树林生态公园:深圳的“生态名片”
30日上午,代表团参观位于福田的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览馆,了解了由“政府+社会公益组织+专业管理委员会”组成的三维公园管理模式:政府将生态公园的日常综合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科普教育任务委托给红树林基金会(MCF),并实现构建起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科普教育任务资金社会化募集,同时召集相关领域的专家组建专业管理委员会对各项工作给予社会监督和专业支持。许多外宾表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挤占了大量湿地,也使得湿地生态功能不断退化,他们对这个创新管理模式点赞,并表示要把这一模式和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
代表团参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
据了解,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于2015年12月开始正式由红树林基金会(MCF)运营,成为践行创新管理模式的全国先行典范。
结语
共享经济特区建设经验是基金会“深系澜湄”品牌下重要的国际交流项目,通过联合中外政府、智库和国际组织等各方力量为支持有关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分享深圳经验、提供深圳解决方案,并拓展相关的务实合作。从2017年底开始已成功举办6期活动,逾200位澜湄国家代表参与。此次除参访活动外,外宾还出席了第七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主论坛和“深系澜湄——绿色低碳发展与合作”分论坛。
“深系澜湄——绿色低碳发展与合作”分论坛合影留念
撰文/基金会芮芮妮 编辑/基金会菜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