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深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的指导下,在“澜湄合作”框架下创新设立“深系澜湄”项目集群,联合深圳企业、社会组织、学校、青年等民间力量持续在环境卫生与医疗健康、能源合作与可持续发展、青年教育与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并不断深化多个领域的公益民生项目,已向柬埔寨、缅甸、老挝三个国家捐赠医疗、环保、能源、教育、体育与日常生活等六大类物资,受惠人群超过24,000人。
“深系澜湄”旨在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及“澜湄合作”框架,让深圳特区建设经验为湄公河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启发,让深圳产品优势和先进技术为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积极变化。2023年10月,项目被写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作为“深系澜湄”项目集群的又一重大实践,2024年7月21日至28日,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秘书长李丹,与深圳智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希光、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梅鑫、赢家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柴琳林,以及来自深圳红岭中学的教师代表和大湾区的青少年志愿者们在老挝万象开展“深系澜湄”——“国际志愿者在行动·点亮澜湄:中国·老挝科技文化交流营”,旨在为老挝中小学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和饮水安全提供物资和智力协助,同时带领大湾区青少年参与国际公益和民间外交,实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和“澜湄合作”等发展战略,为深圳参与澜湄合作注入青年创新力量。
此行期间,恰逢第57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在老挝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中国、俄罗斯、老挝首次三方外长非正式会晤,先后会见印度、俄罗斯、日本、英国、韩国、欧盟、菲律宾、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展示了中国积极推动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促进区域安全稳定,深化经济一体化及人文交流的坚定决心。因此,基金会此行也受到了老挝当地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老挝《万象时报》报道科学示范课授课情况
左右滑动查看:老挝官媒VientianeMai及《万象时报》对基金会捐赠及会康村公益活动现场进行报道
深系澜湄
共绘“公益丝路”发展蓝图
2023年10月,基金会携手深圳爱心企业及慈善组织前往老挝万象的皮瓦中学,为该校捐赠了一批急需的教学和生活物资。这批物资包括由深圳智远科技教育创始人张希光先生捐赠的无人机、“天宫一号”模型等科技产品,这些设备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学生们的科学兴趣。
受到学生们的热情响应,基金会在与校方深入调研教学现状,沟通交流授课条件后,决定帮助皮瓦中学建设一间“科技教室”,并为其师生普及科技课程。
为响应学校现阶段迫切教学需求,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协调深圳智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等组织了一批教学物资,参加交流营的老师和青年志愿者们为当地师生开展了“科技展品(机械狗)、“科学模型”、“3D打印”和“减材设备”的主题示范课,志愿者们通过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皮瓦中学师生使用有关设备,梳理教学思路。
聚沙成塔 汇聚希望
基金会一行还访问了老挝红十字会(简称“红会”),并与红会康拉万•詹塔拉会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的情况及老挝红十字会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会谈结束后,双方举行物资交接仪式。
基金会一行还在红会的支持下赴万象市桑桐县会康村,将筹集的教学、运动、家用储能和净水设备亲自发放到每户村民和学校代表手中。当地村民以盛大的传统仪式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
期间,基金会秘书长李丹与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梅鑫还一同回访了位于万象市的特殊教育学校,该学校是2023年“朗朗之声-耳聋基因筛查”项目的受益者。虽然正值暑假期间,但仍有近50名受助学生返回学校,参与助听器使用的培训活动并表达对中方的感谢。
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
基金会一行参观了中老铁路的重要站点:万象站、中老双方联合建设运营的塞色塔综合开发区、万象国际商业旅游中心、老挝-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国南方电网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合资的老挝国家输电网(EDL-T),了解中方参与老挝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有关情况,及中资企业在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践行企业海外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积极贡献。
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中老铁路万象站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
万象国际商业旅游中心
老挝-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老挝国家输电网
赛场风采 共筑友谊桥梁
交流营最后,中老师生还举办了一场中老未来星趣味运动会,通过体育运动增进彼此友谊。赢家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体育物资填补了学校缺乏运动器材的现状,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休闲活动。
除此之外,参加此次代表团的深圳红岭中学的教师代表还与老挝皮瓦中学就建立友好学校关系进行了深入商讨,并达成初步共识。
此次“深系澜湄”——“国际志愿者在行动·点亮澜湄” 中国-老挝科技文化交流营架起了中老人民相互理解的友谊之桥,也展现了中国企业和社会力量配合国家总体外交践行国际责任的使命和担当,同时也增进了青年对国际公益、民间外交,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思考,激发了未来一代贡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项目背景
共享经济特区建设经验-澜湄国家产能与投资合作促进活动·深圳站
湄公河光明行-联合国内医学机构、公益组织,助力柬埔寨减少因眼科疾病引起的因病致贫现象
湄公河太阳村-联合国内企业、环保组织、国外政府为柬埔寨、缅甸的村镇家庭和公共区域提供太阳能离网发电解决方案
湄公河青骄行动——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向老挝皮瓦中学捐赠物资一批
中国驻老挝使馆代办王畅、老挝红十字会会长佛透尼·孟巴共同出席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援老挝红十字会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启动仪式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About SFIEC
关于我们
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于2014年12月成立,是中国首批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助力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基金会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助力深圳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全球治理。
成立9年来,基金会聚焦民间国际交流合作,打造了 “深系澜湄”项目集群、“CityPlus城市+”平台项目、Value Plus中国(深圳)社会组织“走出去”能力建设与交流合作平台、“深士”系列活动、助力企业国际化、参与国际合作伙伴公益项目等一批富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板块,促成国际交流合作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经贸、科技、教育、文化、艺术、环保、友城等8大领域,对外交流足迹遍布6大洲,35个国家,100多座城市。
END
关注我们,见证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历程
合作请垂询 📧 sfiec@sfie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