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在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七周年与中老建交六十二周年之际,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承办的“深系澜湄” · 共商、共建、共享 2023澜湄周深圳主题活动“朗朗之声,聆听无界”老挝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在南山区前海嘉里中心举行。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姚任,深圳市原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市外办主任曹赛先、副主任孙怀忠,致公党深圳市委会副主委、市民政局副局长杨浩勃,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驻穗总领馆领事官员,老挝红十字会会长佛透尼·孟巴,老挝玛霍索医院和流行病学与检测中心代表,以及近百位来自企业、高校、社会组织和媒体代表出席会议。
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老挝驻穗总领事沙婉萍,华大基因集团执行副总裁、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理事朱岩梅分别致辞。
唐杰表示,澜湄合作启动七周年来持续高水平发展,成为次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未来,在澜湄合作大框架下,澜湄六国将不断加强联系与合作。
沙婉萍谈到,期待澜湄六国加强交流互鉴,推动各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朱岩梅则分享了通过技术控制、消灭疾病的成果与愿景,希望“朗朗之声,聆听无界”老挝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更好助力耳聋防控。
期间,举行“朗朗之声,聆听无界”老挝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启动仪式,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秘书长李丹在项目启动仪式上分别与华大基因及猛犸公益基金会、余彭年慈善基金会签订捐助协议,并通过视频连线与老挝红十字会签署项目协议备忘录。
“朗朗之声,聆听无界”老挝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是由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余彭年慈善基金会、深圳猛犸公益基金会在澜湄合作框架下设立的精准医学技术合作项目,是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深系澜湄”项目集群又一重要行动。
项目将在老挝红十字会的协助下,为老挝万象周边300位遗传性耳聋患者家属进行基因检测,提前预防和干预听力障碍发生,同时为100位贫困听障人士捐赠助听器,为提升澜湄国家民生福祉贡献深圳力量,助力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发展倡议”。
该项目已被纳入国家国际合作发展署“落实全球发展倡议”首批示范项目。老挝红十字会会长佛透尼·孟巴在致辞中表示,即将启动的老挝耳聋基因检测及助听器援助项目意义重大,将为听力受损的老挝人民带来福祉,对澜湄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中,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院长陶一桃,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导、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戴永红、四川省政委常委、柬埔寨(成都)商务中心主任李雨桐,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资深研究员郑刚就“新形势下深圳参与澜湄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展开讨论。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公共事务总监汪骥枥、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旭、开泰银行(中国)行长王从宝、SANDISOLAR联合创始人姜露就“以务实合作推动澜湄国家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分享了各自的见解。
本次活动旨在落实澜湄合作精神,助力新时期深圳与澜湄五国各领域合作,推动更多深圳企业与机构在澜湄五国投资兴业、开展“小而美”项目,促进民心相通,服务国家总体外交。